古代的宗庙制度

2024-02-12 15:44

古代宗庙制度

一、庙数规定

宗庙制度是祖先崇拜的产物。早在商朝就已经产生,周朝继续沿用。宗庙制度规定,天子立七庙,诸侯立五庙,大夫立三庙,士立一庙,庶人无庙,以此区分亲疏贵贱。也就是说,有庙的是贵族,无庙的是庶人。

二、祭祀规定

礼记·王制规定:天子祭祀天地和先王,诸侯祭祀山川、社稷和先祖,大夫祭祀五祀和先祖,士祭祀祖先。祭礼在祠堂举行。祠堂建在宗庙内。宗庙内的神主安放有辈份讲究。凡祖先的神主在家庙中是有昭有穆排列的。“昭”指父辈,“穆”指子辈。“昭”的牌位放中间,“穆”的牌位放两旁。“始祖”牌位总是放在正中间,左边放一世祖,右边放二世祖,以此类推。

三、名号规定

古代人死之后进宗庙祭祀大多有封号。死者封号由死者的身份地位决定。天子有天子号、帝王号、后妃号;诸侯有诸侯号;大夫有大夫号;士有士号。各称号都有特定的字数规定。比如天子号字数规定为十二个字,由天干、地支、谥号三部分组成,分别是前面的二个字是“某”,中间四个字表示生前品德行为及统治能力,后面六个字为美谥。皇帝自认“奉天承运”,因此皇帝的谥号前面二个字为“孝”。后妃号的字数规定为十二个字,前面二个字为“某妃”,中间四个字表示生前品德行为及生育子女情况,后面六个字为美谥。